外国城市名称译成中文,多数采用音译,少数为意译。然而有两座城市的中文叫法非常奇怪,德国慕尼黑其德语发音“明逊”,其英语译名慕尼克,不知为何到了中国就变“黑”了。荷兰以国际法庭闻名于世的海牙,其荷兰语音和英语译名都叫“哈哥”,不知为何到了中国海水就长牙了。有人说这是早年由港澳粤方言转译造成的误会,可惜如今既成事实无法更改了。
从前我一直以为荷兰的首都是阿姆斯特丹,到了荷兰才知道阿姆斯特丹只是“经济首都”,其“政治首都”设在幽静的海牙。海牙幽静到什么程度超出人的想像,与其说它是一座城市,不如说它是一片海边森林。老远的见不着一幢建筑一个人影,外来者很容易迷路,迷了路很难找到可以问路的人。开车送我们的朋友只认识英文,但是路牌上只有荷兰文,他只好凭着感觉在森林里信马由缰。
我这个人命中注定总是有贵人相助,每逢困难时刻必有奇遇化险为夷。60年代初困难时期,我两次出差到外地都因忘带粮票而无法就餐,饥肠辘辘时都能在大街上邂逅一位天津熟人。这一次汽车陷入荷兰林海中我正在企盼贵人的出现,只见到前面问路的朋友兴高采烈地跑回来,原来他遇见了一位旅荷华人,那位华人小伙子自愿开车为我们引路。更巧的是第二天早晨我们要去中国大使馆又找不到路了,竟然遇见一位穿中国夹克衫的山东大爷。森林里根本没有居民区,他是到荷兰探亲的,偶然路过这里。
如果说这还算两次小奇遇,我们在海牙海边找到“李鸿章大酒店”称得上是大奇遇了。那家酒店有它正式的荷兰名称,但至今当地华人仍然称它为“李鸿章大酒店”。我们把行李安顿在一家华人开设的小旅馆,顾不上吃晚饭,就根据店家指的方向到海边去看李鸿章访问荷兰时的下榻之处。
“李鸿章大酒店”之大,令人瞠目结舌,它兀立于海边,高高在上,简直就是一座城堡。雨后黄昏,灰云滚滚,衬托着它那橙黄色的墙体和穹顶,显得格外奇丽华贵。我们一行人分别用摄像机、照相机拍下了这座与天津有缘的建筑,并重复拍摄了推开它的大门的镜头。快速转动的玻璃大门,令人联想到飞速翻转的历史书页。2006年就是李鸿章出访欧美七国110周年了,我们踏着他的足迹拍摄了大酒店的角角落落。
我们走下海堤,从沙滩上仰望“李鸿章大酒店”面朝大海的一侧,恰逢华灯初上,无数盏灯勾勒出城堡式建筑的轮廓,在暮色中熠熠生辉。荷兰是低地,海堤修筑得非常高,大酒店又雄踞于海堤最高处石阶上,愈发显得宏伟壮观。我望着一排排临海的窗口,猜测着110年前李鸿章住在哪个房间,真不知道他在这里凭窗眺望大海时心里想了些什么……
1896年,73岁高龄的李鸿章率领中外随员45人,乘船出访俄、德、荷、比、法、英、美七国。途经加拿大时他曾上岸留宿观光;返程途经日本横滨,日方为他准备了行馆,他因曾深受其辱不肯登岸,宁可在船上过夜。那次出访历时七个月,行程几万里,是中国封建王朝首次派出规模如此宏大的外交使团。
李鸿章于1870至1895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长达25年,天津是他倡导“洋务运动”,兴办近代教育、工业、军事、邮电、铁路……的重地。他出使欧美七国于1896年3月5日由天津大沽口登船始发,10月3日返回大沽口上岸,在天津休息月余写出奏折,进京向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如实陈述赴欧美的所见所闻。他直谏道:“各国强盛,中国贫弱,须亟设法。”
海牙的海滩有一道伸向大海的栈道,我顺着这条小路向大海走去。夜色渐渐变深了,风大浪急,海鸟惊飞,潮湿的寒风吹透脊背。我转过身来久久仰望着那座遗留着昔日荷兰海上霸主威风的大酒店,心绪牵绊着祖国由弱变强的遥遥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