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假日 有名更要有实
2007-12-19 22:22:00
访问量:3839498
明年起清明、端午、中秋三个民族传统节日各休三天。这著实令人欣喜鼓舞。无疑的,此举将对更好传承民族文化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也应认识到,事情到此,至多只算开了个头,或者说,只算拉开了帷幕。如何利用好这些节假日,使之真正发挥一种传承民族文化载体的作用,更值得关注。
譬如说,地块批下来了,不等於一定能盖起漂亮建筑;舞台搭起来了,也不等於肯定会上演精彩节目。对於许多西方节日的巨大冲击、民族节日普遍疲乏应对的现状,不能不让我们忧虑:清明、端午、中秋这些已经『转正』的节日,在实际操作中,会否『有名而无实』? 这种忧虑不是没有道理的。如今的很多民族传统节日,『经济』已成主角,『文化』日渐萎缩。从商家到社会,人们似更关注节日的物质消费,而对於精神消费文化建设,一再忽略。
现在,明年的假日里又出现了时间各为三天的三个『传统假日』。这些假日的设立,如果将之仅仅看成是比双休日多一天的『三休日』,那就如同在黄金地段盖了几栋板楼、在华丽舞台哼了两声小曲一样,将是一种巨大的文化浪费。
我们很快就要步入明年。关注『传统假日』的文化建设,应该像呼吁设立它们一样,全社会一同行动起来,出谋献智,群策群力,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建设氛围,使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过出地道的文化味道和民族味道,让『传统假日』放得既有名、又有实。
[编辑: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