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峄县志》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公众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俗称“天下第一庄”,当时“商贾迤逦,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明、清两代的帝王,常常经京杭大运河巡视江南,都要在台儿庄登岸巡游。乾隆天子巡游台儿庄,发现繁华的商贸业,南来北往的舟楫,称台儿庄是“天下第一庄”,他在台儿庄不仅留下了很多俏丽的传闻,并且还留下了一首触景于韩庄、构思于运河、诗成于台儿庄的佳作:“韩庄水气罩楼台,雨后斜阳岸不开,人在长亭深处好,风帆一一眼中来。”
世事变迁,大运河风光不再,但东西走向的台儿庄运河仍然通航,直达沪浙,古城的繁华一向被水浸润着,如今,运河沿岸城市大都进行了现代化改革,河道也被现代化开辟。但台儿庄古城具有千年运河上最完备的运河文化遗产体系。当前,城区内仍保存长达3公里的古运河河道及明清期间的街巷、船埠等遗址,古城城市肌理、道路和水系框架根基完备,台儿庄是中国最后一座“活”着的运河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