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以来,有河的地方便有滩。
黄河从兰州穿城而过,自然也留下了不少河滩,而在这些滩涂中,较为出名的就有崔家大滩、迎门滩和马滩。然而,与崔家大滩和迎门滩不同的是,马滩所在的位置恰好位于黄河的拐弯处,天然的地理优势,使马滩在十几年前就成为了兰州市最初的蔬菜种植基地。

过去一提起马滩,很多人的印象就是配套设施比较匮乏,交通比较落后,曾经作为韭黄生产基地的马滩,以蔬菜种植为主要产业。作为兰州百年知名品牌的马滩韭黄自清末起种植,从上世纪60年代的600余亩,发展到2000年左右顶峰时的1500多亩,再到三滩城市化提速后迅速锐减,现在整个马滩种植韭黄的农户寥寥无几。背后呈现的却是一个城市的发展与区域职能的调整。

兰州这座河谷型城市发展到今天,东边的城关和西边的安宁都已经趋近于饱和,而作为东西两城连接点的三滩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兰州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高度。

近两年来,兰州的发展日新月异,三滩也真正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这其中,又以马滩的发力最为猛烈,在过去的两年里,马滩签约上马的地产项目多达十几个,涵盖住宅、商贸、文旅等各个方面。

正在建设中的甘肃省简牍博物馆总投资4.5亿元,规划建筑总面积37987.75平方米,计划于2021年面向社会开放,届时将成为兰州市研学旅游的新去处。还有去年开始运营的兰州老街,占地约202亩,以“为兰州打造历史记忆”为使命,按照国家5A级旅游文化景区标准倾力打造,真正实现了商旅融合。黄河楼耸立在黄河岸边,为兰州的夜景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并且还设计出以主题演艺区、艺术中心、空中餐厅、茶社、观景平台(多媒体展馆)五大板块为主要构成的经营业态和运营思路。此外还有马滩宗祠公园、四库全书博物馆等都不断提升了马滩文化岛的文旅实力。

这些建筑及公园的建设,不但为马滩打上了强烈的兰州地域文化符号,也使得马滩成为兰州市当仁不让的商贸文旅圣地。当年丝绸古道上商旅成行、游人如织的场面,在不久的将来或将重现马滩,成为繁荣发展的最佳注脚,而马滩的繁荣,也将成为兰州进入城市发展快车道的最好例证。随着这些项目的大力建设,一个集商贸、文旅、金融、物流、服务等主要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核心已经逐渐成型,今天的马滩,已经成为兰州最具潜力和成长力的新兴板块之一。
来源 | 兰州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