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俯瞰七里沟 王天海 摄
站在新年之始回望,鹤壁文广旅系统激荡着向新而行、以质取胜的干劲:2024年,全市文广旅系统紧扣市委“十个聚焦”“十有城市”决策部署,务实重干、聚力攻坚,党员干部的干事激情日益高涨,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巩固发展,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呈现出崭新气象。
一年的实干争先,交出质量高、亮点多、成色足的文广旅答卷:党建引领、强基固本,高质量党建统领全域事业发展;人民至上、文化惠民,优质高效供给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融合创新、品牌带动,创新发展助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稳中求进、务实重干,实绩实效服务全市发展大局。2024年,全市共接待游客2056.89万人次,同比增长10.19%;旅游综合收入79.02亿元,同比增长167.33%。

战鼓催征,春潮澎湃。
今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拓展消费层级和场景。这不仅锚定了新一年鹤壁文广旅高质量发展的行动坐标,更释放出强烈信号——鹤壁文广旅系统正以“创新”“消费”为牵引,加速构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乙巳开春,‘十四五’交卷之年到来,这是冲刺重要指标达成的关键期。对于如何冲刺各项目标,我们踌躇满志、目标明确,我们将学习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把心思放在谋实效上、把本事用在出实招上、把力气下在办实事上,聚焦六大方向,进一步叫响‘诗画鹤壁·封神之地’文旅品牌,绘就鹤壁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奋进画卷。”2月20日,谈到新一年全市文广旅工作思路,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逯永红以“三实、六聚焦”起笔。

我市不断上新文旅场景,图为今年春节假期,游客在云梦山景区封神VR沉浸式体验馆寻味封神
诗画鹤壁,早春的风虽带寒意,但文旅市场的精彩火热令人鼓舞、让人振奋。灵蛇启岁年俗盛,多彩文旅“开门红”!今年春节是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一系列业态出新、场景创新、体验走心的文旅活动让鹤壁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过年胜地”。春节假期,我市共接待游客279.49万人次,同比增长19.45%,旅游总收入9.13亿元,同比增长82.75%。
今年的元宵佳节,一场场别出心裁的文化盛宴,如繁星般在鹤城各处绽放,让鹤壁文旅繁花似锦,出圈出彩。

浚县、淇县分别获评中国文化百强县、中国县域旅游发展监测强县。
人勤春来早,文旅起好步!从新年音乐会唱响同心逐梦的奋进凯歌到春节戏曲晚会经典剧目与新创佳作精彩亮相;从第十七届中原(鹤壁)民俗文化节引来如潮游客到新春文旅市场彰显强劲活力与城市吸引力,新年伊始,鹤壁文广旅正以“满格”状态,在文旅文创深度融合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追梦,奔跑,一刻不停。
2月14日,2025年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2025年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更高站位、更大担当、更实作风、更强干劲”,锚定市委“十有城市”建设和省委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围绕“以文润城、以文化人、以文兴业”,积极营造良好文化生态,涵养城市文化气质,深入推进文化品牌越擦越亮、文化传承走深走实、产品业态出圈出彩、文旅消费升温升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旅在促消费、拼经济、展形象中的重要作用,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鹤壁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这张“鹤壁文广旅蓝图”目标准、起点高、催人进。眼下,鹤壁文广旅系统的每颗“钉子”都在发力,万千奋斗者正在用实干书写新答卷。
从逯永红在2025年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工作会议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中,记者看到一个关键词——文化。
从全局看,鹤壁文广旅系统在这一年里,势必以“文化”为灵魂,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将依托封神、诗经等文化资源,积极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涵养城市文化气质。”逯永红表示。
要深入挖掘鹤壁文化内涵,形成文化体系。实施鹤壁文化探源工程,加大文化文物研究,挖掘和阐释鹤壁文化的精神内涵,转化形成一批文化研究成果。
要打造城市文化IP,扩大城市影响力。将文化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推动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艺院团、非遗工坊等各类文化设施“+旅游”,打造旅游体验新空间。坚持“文化走出去”,拍摄制作文旅微短剧、短视频作品,举办“四季游鹤壁”宣传活动,办好民俗文化节、樱花季、新年音乐会等活动,通过文旅对外交流、宣传推介,展示鹤壁形象、增进文明互鉴,讲好“鹤壁故事”。
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全民文化素质。常态化办好“市民夜校”、文化惠民活动、文艺公益培训活动。盘活闲置公共文化资源,进一步提升文化馆、图书馆、艺术中心等公共文化场馆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推动非遗、展览、演艺等进入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民宿、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丰富旅游目的地文化体验,打造一批有创意、有特色、有品位的主客共享的文化旅游新空间。
要根植鹤壁文化,加大精品艺术创作。支持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及社会文艺团体健康发展,推出一批具有鹤壁文化特色的音乐、戏曲等精品力作,力争在全国“群星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中实现突破。
作为一名从金融口线转战文旅口线仅一年的文旅局长,逯永红深知项目、资金对文旅产业的重要性。因此,观察鹤壁文旅产业新蓝图,可以看到喜“新”不厌“旧”的产业逻辑和金融思维赋能文旅发展的新思路。
今年,我市要构建“文旅+”资源保护利用体系。扎实开展旅游资源普查,树立文化旅游大资源观,整合住建、林业、水利、农业、商业、工信、体育等部门资源,提升资源开发利用效能。
抢抓机遇,培育壮大文旅产业项目。摸清产业发展底数,建立文旅产业项目库,谋划储备一批规模体量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强的重大文旅产业项目,培育一批市场化程度高、业态模式新、发展潜力大的文化产业项目。
创新发展新业态。聚焦文旅促消费、拉经济,制订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具体措施,努力培育更高质量、更加均衡的文旅产品业态体系,推出考古研学、精品演艺、精品赛事、夜间旅游等产品,不断培育以沉浸式文化体验为主体的数字文化新业态、新场景,落地一批演艺新空间、文化创意园、非遗文创区等。
健全产业链条,培育全链条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文创产业链业态更新、产品转型、产业升级,持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全链条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文旅经营主体,提升文旅产业龙头企业发展潜能,新增文旅“升规纳统”经营主体3家以上。
提升文创开发能力,形成“鹤壁礼物”特色文创品牌。大力推进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与国内优质文创开发团队合作,开发新型文创产品,面向市场化运营、年轻化开发,形成鹤壁文创开发产品品牌。
文化鹤壁,穿越千年,向史而新。
那么,如何守正创新,让中华文明在展现历久弥新活力的同时,还能助力文旅产业发展?鹤壁文广旅的每一步都将走得有新意。
坚守文物安全底线。深入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文物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全面落实“考古前置”要求,主动服务全市南水北调、盘石头水库扩容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市博物馆新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基地(浚县)二期、豫北文物整理基地二期项目建设。
加强非遗传承保护。有序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建立非遗数据库。深入实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实施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持续推进非遗点亮计划。
推进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实施文物文化单位“景区化”工程,进一步完善旅游功能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把文化场馆打造成为新的“旅游打卡地”。开展淇河文化考古探源研学,推进辛村遗址考古研学基地、朝歌文化研学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大社火、泥咕咕、鹤壁窑等非遗产品开发,提高市场化水平。
纵观全国、全省、全市有关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决策部署,“文旅融合”都是关键词、高频词。今年,鹤壁文广旅系统亦对文旅融合方面作出部署。
打造文旅融合品牌。推动传统旅游产品迭代升级,扩大“国字号”队伍,指导黎阳城文化旅游区创5A级景区、淇河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鼓励县区争创全省文旅文创融合示范县(区)。
加快文旅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落实好文化和旅游部等九部门关于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切实做好节假日期间重点旅游景区、交通集散区域的客流预警、服务监督等工作。加快旅游交通、服务驿站、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和文旅智慧化、数字化建设,加快建设“一机游鹤壁、一图览文旅、一键管行业”智慧文旅平台,积极融入全市物联感知体系。
提升文旅市场治理能力。持续深化文娱综合治理,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网络文化市场、娱乐场所等执法监管,加强跨部门跨区域执法协作,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文旅市场安全平稳。

创新引领、改革开放、培优育新……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重点词,亦是市文广旅局要把握好的“时”与“势”。
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市场化运营,提升公共文化场馆资产效能。
提升全市文旅协同发展能力。树立全市文旅“一盘棋”发展思维,统筹全市文旅资源、投资平台等,建立市级文旅整合机制,积极推动全市优质文旅资源和各县区文旅公司纳入市级文旅投资平台管理,提高项目建设运营能力。
建立文旅多渠道融资模式。统筹运用好财政资金、金融服务支持和省级文旅产业发展基金、资金等政策,以及省、市级投融资平台,推进“文旅+百业”发展投资模式,多方争取对文旅发展投入。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奖补机制。完善市级公共文化服务奖补政策,用好用活省级公共文化奖补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充分调动各县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积极性,提高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
同时,聚焦安全播出主体任务、加快推进应急广播体系与省平台对接、加强乡村振兴直播产业基地建设、强化行业监管,着力提升综合保障能力。

今年春节假期,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系统创新发力,将特色文化与社会民俗相结合,带给游客全新体验
“全面落实省委‘四高四争先’要求,关键是要牢固树立真抓重干、务实高效的鲜明导向。”逯永红介绍,鹤壁文广旅系统新一年的工作谋划,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被突出强调。
凝心铸魂,淬炼政治引领力。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第一责任和“一岗双责”,把理论武装抓在经常,把党支部作用发挥好,把党员干部培养好。
赋能提质,增强专业战斗力。要优化文旅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理论+实操+轮换”培养体系。开设数字文旅、非遗活化利用、艺术审美、应急处突等专题培训,建立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机制,组织业务骨干赴先进地区学习,培育复合型文旅人才。
寻求突破,激发改革创新力。聚焦文旅融合发展新趋势,构建“机制革新+技术破题+业态重构”三位一体创新生态,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文旅样板。在“数字文博”“智慧文旅”等领域要紧跟最新动态,谋划从机制体制到应用场景,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完整创新链条,敢于跨界,势要出圈。
务实重干,强化执行攻坚力。要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要,对工作盯住不放、一抓到底,确保抓出实效,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更多深入基层一线,更加贴近群众,让公共服务直达基层。
慎之又慎,拉满安全执行力。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领导权和管理权,把好各类文艺活动政治关、导向关。完善“三管三必须”责任体系,推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加强对文化广电旅游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督,持续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守牢安全底线。
大局谋势,微处落子。在春天里,鹤壁文广旅系统激荡起的万千气象,积聚着发展的强劲动力,令人向往:来北方美丽城市鹤壁,春看山花烂漫,夏游绿水青山,秋品红叶飘香,冬遇最美年俗!
